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语嫣之家

** ** ** ** **

 
 
 

日志

 
 
关于我

每一颗心灵都渴望去远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能够走多远的路,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岁月更迭,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远方,不只是一张地图,一份遥想,也是一个心愿,一种信念……

父母给爱的方式“停收等慢”  

2009-08-08 18:36:44|  分类: 收藏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此文是台湾朋友耀营大哥发来的邮件,感觉内容很好,发来给朋友们分享一下。

父母给爱的方式必须设限,忍一时,能给孩子更强壮的心灵、更卓越的竞争力,停止溺爱,永远不嫌迟!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在《温公家范》这么说。

对溺爱世代的父母,这句话无疑是当头棒喝。这群父母往往给了太多的爱,却不知道“该给什么”、“该给多少”?

友缘基金会执行长廖清碧表示,现代孩子最需要具备的十一种大能力(編按:十一种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纳別人的能力、适度的表达力、决定的能力、等待力、亲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经过核对后发现:被宠溺的孩子几乎样样缺乏。

尤其父母溺爱孩子的“首要伤害”,会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因为孩子从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无法体会別人的情绪、需要、想法。被溺爱的孩子也容易没有自信,因为父母为他做了一切,他还能做什么?而总是伸出一双手要帮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达力会有问题,因为在他还没表达前,父母就已为之代劳了。

所以,不论你的溺爱是放任型,或是过度保护型,父母都要谨记四口诀:「停、收、等、慢」,收回一双手,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

首先,要停下来。

停:给爱前,先问这是谁的需要?

溺爱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

第十届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类佳作,樊雪春写的《我看见我的女儿》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亲给她的是一份“专断的爱”:

成长的岁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干淨,带着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进浴室,做一场脱皮之旅,她洗得很高兴,我则是低着头像一只代宰的羔羊,就这样一直帮我洗到十八岁。她嫌我的头发太长,盖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发店,剪一个西瓜皮。理发师一面剪,我一面掉着眼泪……如果我拒绝吃下当归鸡,她会满怀愤怒的把鸡吃光光……“沒人要的鸡我自己吃。”她恨恨地说。

“母亲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势。”樊雪春这段話隐喻着,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经常背道而驰。因此,父母在给爱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这是谁的需要?

收:孩子的问题,留給他们解決

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只手。父母应该问:“现在发生的问题,问题所有权人是谁?”

让孩子处理属于他自己的问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政大心理系教授钟思嘉指出,父母这样做并不意味停止对孩子的爱,而是肯定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管教态度对子女而言,就像送给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礼物,不用花钱,却是一份无价礼品。

如何划分问题所有权?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事有没有干扰或妨碍到我的生活?”、“这事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关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剥夺孩子解決问题的机会,父母只要从旁鼓励和注意就够了。

等:不立即服务,让他为自己负责

第三,父母要学会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应,让孩子经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父母一直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务,叮咛唠叨,结果让孩子养成不在乎的习惯,父母就得一直扮演“为孩子负责”的角色。

张老师基金会桃园分事务所总干事塗喜敏举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带外套、到学校后要记得随温度变化穿脱,出门前又亲自将衣服穿上。如果这时父母能够停下來,让孩子自己感到没带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后就不需再吃力不讨好的提醒了。

钟思嘉也辅导过一个个案: 田先生有四个女儿,在一次家庭会议后,他们同意在晚餐后负责收桌面、洗碗筷,但几天后,他们了该尽的责任。隔天, 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只見见田太太说:“很对不起,我实在没法在又脏又乱的厨房里做饭。”

接着, 田先生夫提议出去吃饭,孩子欢呼的问要去哪一家。想不到田先生说:“我没有说要带你们一起去啊!你们得照顾自己,自己想办法了。”结果,等到他们回来,孩子都吃过了,而且也把厨房整理干净。

第四,要慢。因为延后孩子享乐,是他以后竞争力的来源。

慢:延后享乐,竞争力更强

这是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心理学家华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针对史丹佛大学附近社区的四岁小朋友们,进行一系列为期十多年的追踪研究。当时,他手上拿着两种零食,让每个小孩区分出最喜欢和次喜欢的。然后他告诉小朋友说,他会出去这个教室,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想等的小朋友会拿到次喜欢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会等到何时的小朋友,会拿到最喜欢的食物。

十多年后,米歇尔发现:“等待越久的小孩,长大后处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较专心,表达力、逻辑力、计划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后SAT(美国大学入学的学力测验)的分数越高。”这就是被称为“延后享乐”(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经典研究。

改变给爱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要父母突然改变与孩子长期相处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几。初期,父母可先将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后再将“給爱”的方式移转成孩子真正需要的。元智大学校长彭宗平举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时为他们补习上学接接送送,但大学基测出来,却只能以分数落点去找志愿科系。其实父母应该做的,可能是花五十个小时陪孩子去了解适合的科系,这五十小时的影响还比一千小时的接送要重要。”

“停、收、等、慢”,将你的爱升华,才能真正对孩子有帮助。

*生活大能力,你的孩子得几分?

答題方式 请根据孩子的真实状況快速给分,依照符合程度,分数各异:偏高2分、一般1分、偏低0分,做完24题后,累计总分

(检测对象 此问卷设计系针对孩子6岁至12岁的父母)

1. 大部分时间,自己整理书包、准备上学用品

2. 受挫或被拒绝时,不会一直吵闹,或与父母交换条件

3. 很想要超市、百货公司的某样东西,未经同意,能等待或放弃

4. 借东西前,会先向物主说一声

5. 做错事不会一直说是別人的错,会想下次怎么做更好

6. 会时常关心家庭其他成员

7. 客人来家里,会分享所有物或玩具,或给大家留爱吃的东西

8. 规定、约定打电动或看电视时间,或上床睡觉时间,可以遵守

9. 需要做决定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不知所措

10. 对于分配到的打扫、洗碗家事或功课,大多能负责

11. 清楚表达想法或需要,不需父母猜测、询问半天

12. 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決,不回马上喊父母来协助

13. 能自然的对別人招呼,如临居、管理员

14. 被指出错误,会反省,会思考別人说的,不是只有“我对”

15. 生气适可而止,能说出为何让他生气的事

16. 当父母称赞別的孩子,也能学会欣赏別人

17. 知道父母为他做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会表达感謝

18. 在家与在校,态度、表现一样

19. 在零用钱的额度內适当使用,不超支、不预支

20. 喜欢自己、 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有自信的

21. 容易亲近,大方和善,或乐于与人合作

22. 喜欢动手帮忙做家事,不懒散

23. 在大热天,虽会烦躁、抱怨,也能去做该做的事

24. 不会一直比较物质的贵贱,或觉得高人一等

检测结果

37分以上 你不会太宠爱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备很好的社会化能力,能应付变迁快速的社会

36-25分 你有一点宠爱你孩子,现在你要帮助他建立较欠缺的能力

24-12分 你蛮宠爱孩子,有时过度保护,有十又太放任,阻碍他发展相关能力的意愿与标准

11分以下 你已经过度宠爱你孩子,使他无法建立许多能力,你应该要检视他欠缺这些能力的原因,谨记“停收等慢”4口诀

 

  评论这张
 
阅读(616)| 评论(1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